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Governo da Regia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刊载文章

消费和储蓄: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出稿日期 : 2012-11-22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在一般被理解为在两难之间难以抉择,其意思同现代经济学上的“取舍”(tradeoff)相近。人的欲望无穷,而世上的资源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在各样事情当中取舍;很多时候,当我们获得一样东西的时候,也意味着同时失去另外一些我们觉得比较次要的东西。无论如何,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基本上只有一个----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

        “现在”和“将来”就是理财方面的“鱼”与“熊掌”,当我们有钱在手,“消费”就是我们的“现在”,而“储蓄和投资”就代表着“将来”。当我们今天多消费一元,就意味着我们将来可用的资金少了一元,再加上我们投资这一元的回报;另一方面,消费不等如浪费,我们也不能把原来应付必要开支的金钱全都存起来。所以,我们必须平衡消费同储蓄两者,找出最理想的理财计划,而取舍的原则,就是经济学上常用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概念。简而言之,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在有限的资源下选择某事情时,同时会失去其他的机会,故此选择时必须谨慎考虑其他选择的优劣,当其他选择带来的享受比欲取的为低时,就意味着获取的代价(即机会成本)低,应该放弃其他的机会;相反的话,就应该考虑别的选择。然而,即使是同一选择,代价也因人而异,主要受个人的生活状况和限制影响。例如,兼职赚取额外收入,对家长来说代价是失去了同家人相聚的时间,对在职人士来说代价可能是失去了进修的机会,不一而足。正因如此,人才会做出不同选择。

        在理财方面,储蓄的代价就是消费带来的享受,反之亦然。所以消费和储蓄的取舍、多少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去遵从。然而,有一些大原则是必须紧守的,例如必要的支出和准备置业的储蓄应比其他的支出项目优先,年轻的时候应该多投资而少消费等等。至于如何处理支出和投资后剩余的资金,其实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很难一概而论,再加上人的需要和生活状况会改变,故此理财计划需要因时制宜,当中最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选择和改变的后果,定好主次,然后按既定的计划有节制地使用资金,使我们同家人的生活更美好。所谓节制,就是严谨地执行计划,不随意把主次混淆。

        然而,知易行难,理财困难在两方面。第一,因为知识和时间所限,我们不可能绝对了解每一个选择的优劣同后果。虽然个人的见识随着时间增长,但是机会也会随时间流逝,到了年长,开始真正了解事情的时候,能用作实现计划的时间已经无几。或是有些人以前一直不重视理财,到有实际需要的时候,才发现无从入手。第二,理财需要一个稳定的心态抗拒心理和外界诱惑,但是这正是很多人欠缺的。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是很多的科学证据都指出人的行为仍然受到动物本能的影响。例如,跟其他动物相比,人经过进化,学会了等待,所以会把剩下的资源存下,待将来使用,而其他的动物不会;即使如此,人还是经常受到即兴的本能影响,做出冲动的行为,例如即兴消费。很多即兴消费并非源自人的认知所限,而是人的感情盖过理性,买下“想要”的东西而放弃了长期“需要”的东西。冷静以后,才后悔自己因为买了“想要”的而没法负担“需要”的。

        所以,必须使年轻人尽早学会取舍的方法和了解理财的重要,而背后是培养他们的价值观。这里的重点是培养,不是灌输,因为在法律和道德价值容许的范围内,价值观也是相对的,没有所谓最好和最差的。当态度建立后,由于需要时间去累积经验,所以年轻人越早建立价值观和理财观念,对他们日后的理财越有利,也更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财计划,达成人生目标。

        人不能为了现在享乐而不顾将来,但也不应该只着眼将来而放弃现在,最重要是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和如何平衡不同的需要,然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作者为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财务学副教授及特许财务分析师(CFA)谭汉强博士

由社会保障基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