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Governo da Regia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刊载文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狭义与广义,与市民的关系二

出稿日期 : 2013-03-14

        中外学者均有就福利体系发展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综合东西方的学术研究分析东亚福利体制发展,其中英国学者怀丁指出东亚福利体制有九个共同特性:一、低的政府福利支出;二、聚焦于经济成长的积极性福利政策;三、政府扮演规范及鼓励的角色;四、强烈的残补概念;五、以家庭为中心;六、政府扮演规范及鼓励的角色;七、片断、零散的福利发展;八、借助福利来支持及建立政权的稳定与合法性;九、对福利权的有限承诺。上述的部分特性反映在澳门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当时澳葡政府成立并资助社会保障基金为本地雇员提供社会保障,受保障范围仅覆盖在职人士,对鼓励就业起到一定作用。

        林教授也援引了韩国学者金渊明的研究,即不少东亚国家已经开始由向特别贫困的群体提供最低生活费的公共救助制度,而转向以市民权利概念为基础的基础生活保障制度。金教授并预期随着人口结构开始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人口流动性提高),残余性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将会崩溃,从残余主义转向普遍主义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观乎澳门的社会保障体系,亦有朝此方向发展的趋势,政府因应社会要求放宽社保制度的准入条件,令保障范围扩大至全民正是一例。

        如前文所言,社会保障体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多指具针对性的保障制度,而广义的则涵盖多层次、集合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为更有效发挥整体社会福利的效果,不少国家或地区已逐渐由执行狭义的社会保障,转为发展广义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失业保障为例,由于因转换工作而造成的摩擦性失业一般都是短期的,因此社保制度中的失业津贴设有发放日数规定(现为每年最多90日),藉以在补助失业人士的同时,避免他们因过度依赖失业津贴而丧失寻找工作的动机。但若果失业的成因是由于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失业人士则需要学习新的技能以重新获得聘任,其处于失业状态的时间亦可能较长,单纯发放失业津贴不足以解决这种结构性的失业问题,需要政府从广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着手。特区政府通过制定《就业辅助及培训规章》鼓励企业聘用本地失业人士及向失业人士提供培训津贴,又透过劳工事务局为失业人士举办职业培训课程,并授权社会工作局向有经济困难的失业人士等发放经济援助。

        除了推出针对性失业相关措施外,特区政府也愈来愈关注劳工权益保障,例如正就个别行业的最低工资进行研究以确保雇员的基本生活。近年亦有民间团体倡议引入家庭友善政策,来传递工作和家庭间的平衡,从而缓解澳门社会问题。出生津贴作为政府鼓励生育措施之一,被视为人口政策的重要一环,而工伤赔偿亦与残疾金以及医疗政策相辅相承。可见,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亦正与时俱进。政府积极整合各领域的保障措施,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进行前瞻性的规划,逐步发展健全的广义社会保障体系,以对市民的在职生涯以至是退休后的生活起更大的保障作用。

作者为澳门社会保障学会陈建新、伍芷蕾

由社会保障基金供稿